引言:長得漂亮有可能只是一支花瓶,一臺車要好開才算是真功夫,所以不可否認馬自達 CX-4 是一位實力選手,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均衡,但現在一汽馬自達想要用它取代老掉牙的 Mazda 6,這到底是挑戰還是機遇呢
很難為馬自達 CX-4 找到百分百對應的競爭車型。說它是一臺 SUV,但它明明又比自家屋檐下的 CX-5 矮上那么近 200mm;說它是 Crossover,但是馬自達的設計師偏偏又在外型上著墨很多,把它打造成了一臺類似于 Coupe 版本的高車身 Hatch。所以很難界定 CX-4 到底是什么車型,廠方索性強制性地向普羅大眾灌輸轎跑 SUV 的概念,也就是說 Coupe 的因素大于 SUV。
論顏值,CX-4 要比看起來近似的斯巴魯 XV 漂亮一兩條街;而論實用性,CX-4 本身就像是一臺架高的 Hatch,而 2.5 升車型裝備了智能四驅系統,同時底盤還有 194mm 的最小離地間隙,這似乎也暗示了這款全新馬自達的行走性能。怎么講呢,我以為 CX-4 應該是作為 CX-5 的補充車型出現,比昂克塞拉高一些,但比 CX-5 矮幾分。三口之家選 CX-5,而新興的年輕族群則可以考慮 CX-4,這在四年前開發時就是被確定的目標。
不過擺在面前的問題也頗為具體,CX-4 落戶一汽馬自達,在某種程度上是要取代 Mazda 6 成為當家車型。恰巧"一馬"產品結構老化,又缺少緊湊型級別的產品(不論是轎車還是 SUV),所以 CX-4 還未出生就已經挑起了重任。但很顯然,一臺有著 Coupe 基因的 SUV 并不會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首選,即便在全世界也都是如此,消費習慣和行為已經決定了這臺車的命運,更何況 Coupe 這個轎跑概念只是 CX-4 作為 Crossover 存在的保護傘。
有一種說法認為馬自達是為平衡"長馬"和"一馬"的利益關系,所以才專為后者開發了 CX-4。而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專務執行董事稻本信秀則一語道破天機:CX-4 是第一款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車型。這預示著未來還會有第二款甚至第三款,為中國市場開發專屬車型不失為一種解決馬自達自身產品線狹窄的方式。不論怎樣,CX-4 的出現其實是一件好事,就消費者而言起碼選擇余地更大了。
漂亮的車身設計,19 英寸大輪圈是亮點
我想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去糾結 CX-4 到底是像昂克塞拉多一些,還是偏向 CX-5 多一點。說起來其實上述三款車型都屬于 SKYACTIV 平臺的產物,但根據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設計總部首席設計師小泉巌的介紹,CX-4 底盤部分與 CX-5 的相似性和零件通用性更高,可以這么理解:CX-4 在車身部分保留了昂克塞拉的韻律,而在下盤更多采用了 CX-5 的結構。
如此一來,CX-4 的機械特性就會更偏向 CX-5 一些。比如 2.5 升車型特有的 AWD 四驅系統就與 CX-5 如出一轍,車內沒有控制按鈕,系統自身可以實現前后輪扭矩智能動態分配。另外,它的車輪尺寸與 CX-5 也一模一樣,2.0 升車型為 225/65 R17,2.5 升車型則為 225/55 R19,大尺寸的輪圈能為車身帶來一定的張力,也讓車身看起來有一些貼地的感覺。不是有些車迷喜歡操控更好的 SUV 嗎,降車身換短簧可能會招來非議,CX-4 不就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嗎!
就設計而言,這臺馬自達號稱最美 SUV 并不為過。為了一個完美的比例,它的發動機罩被拉得很修長,車窗面積也被壓縮了,側面看甚至像是一臺被拍扁后的英菲尼迪 QX50。實際上在外觀配飾部分,馬自達為 CX-4 下足了本,這次全系都標配 LED 大燈(照明、日間行車、霧燈)。若是從外觀的裝備細節來看,也會發現這臺 2.5 升頂配車型的高水準:前擋風玻璃上有測距傳感器,支持 4-30km/h 的低速剎車輔助,簡單點說,就是可以像沃爾沃那樣自動剎停;此外,車外后視鏡玻璃上還有盲區監測的提示符號。不過繞車一周我也發現了一些破綻,CX-4 沒有車頭雷達,這也意味著它缺失自動泊車功能,另外它還缺少一個道路分割線監測攝像頭,車道保持或提示功能也沒法實現了。